遠 古 封 神 | |
遮 天 | |
墨 戰 | |
英 雄 遠 征 | |
天 策 | |
勇 |
===========上面為推薦好玩遊戲與文章內容無關=============
一、一般兒童遊戲能力的發展
Piaget〈1962〉由認知角度將遊戲分為練習性遊戲〈pracnce〉、表徵性遊戲及規則性遊戲 〈games of rule〉;Smilansky〈1968〉則在表徵性遊戲前加入功能性遊戲及建構性遊戲〈constructive play〉;Baron-Cohen〈1987〉根據自閉症遊戲的特徵,在功能性遊戲前再加上排序性遊戲 〈orderly play〉。
二、、功能性遊戲
功能遊戲指幼兒用較約定俗成或符合日常生活用途且較固定化的方式來玩玩具。如一面推小汽車在地板滑行一面嘴巴發出『ㄅㄨㄅㄨ!』的聲音,或是用小盤子盛糖果都是。Bretherton〈1984〉發現,約在14個月大時,幼兒已可以根據經驗而表現出功能性遊戲。功能遊戲是較固定化的直接複製日常用品的一般用法,幼兒只是對物體在實體世界的特質反映〈Harris,1989〉,並沒有加上想像創造改造它,也還不涉及表徵基模的轉換,所以像以評量12個月至36個月大幼兒表徵遊戲能力的表徵遊戲測驗〈Symbolic Play Test 〉,被學者批評為只是功能性遊戲的評量而已。因為SPT中四組情境中包括幫娃娃梳頭、用刀叉餵食、睡小床等,都只是功能性的發揮了梳子、刀子、叉子等之作用,沒有表徵的轉換。
三、建構性遊戲
當幼兒的行為越來越有組織,越來越具目標導引,就是建構性遊戲出現的時候,例如堆疊積木、玩樂高甚至黏土、畫圖等都是。和練習性遊戲不同的是;建構遊戲是有目的、有組織拼湊出他人可以辨認〈或他自己命名〉的產品,如房子、飛機、機器人等。和功能性遊戲之不同則在於使用的玩具已是半抽象不若前者是日常生活常見的用品。
四、表徵性遊戲
Piaget〈1962〉認為表徵性遊戲的起源,最早要追溯到感官動作期的第二階段,逐漸將物體和動作分離並將嘗試錯誤的結果同化成動作基摸。隨著年齡增長,幼兒擴展動作基摸到其他的物體、人物,並將包含其他物體、人物的動作基摸表徵性地調適〈adapt〉。當他能將眼前看不見的物體或動作〈稱為被象徵物 - signified〉「轉換」成可見的物體或活動〈稱為象徵物 - signifier〉時,表徵性遊戲正式展開,此時約當幼兒18個月大,屬感官動作期第六階段一經過心智結合發現新方法的時期。但在兩歲前的幼兒的表徵性遊戲仍是很少出現且非常短暫的〈Fein,1981〉。幼兒兩歲以後就能進行較複雜的一系列的表徵性遊戲;兩歲與三歲間,幼兒會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連續行為來反映相似的主題;例如讓小熊和娃娃坐在桌邊,並拿茶給娃娃喝。三歲以後的幼兒,這種一連串的連續假裝動作越來越多,內容越來越複雜,對玩物的依賴也越來越少,他善於利用隨手可得的道具,甚至只要語言即能塑造想像性情境,至此表徵性遊戲發展即告完成 〈 引自 郭靜晃 譯,1997〉。
在Piaget〈1962〉的理論中,符號 〈symbols〉的基模來自於感官動作的動作及對物體的知覺,隨著年齡漸長,這個表徵物愈不依賴動作及物體特性的相似性,愈趨獨立;而表徵性動作也愈不依賴表徵物,而變成內在的表徵思考。 Piaget對表徵性遊戲的發展所提出的兩個假說;1、隨年齡增加,對物體表徵化使用的方式將越和真實生活中物體使用方��不同。 2、隨年齡增加,表徵的表現方式將越和真實動作無關。被後人的研究證實〈Ungerer, Zelazo,Kearsley & O'Leary;1981;Winner,1979;Winner,McCarthy,Kleinman & Gardner,1979〉。
表徵性遊戲和一些類似的名詞常交替出現,例如裝扮性遊戲、想像性遊戲、幻想性遊戲〈 fantasy play 〉 、戲劇性遊戲〈dramatic play〉,本文不特別區辨它們,而以Piaget的表徵性遊戲為代表,僅約略介紹其他學者對這個概念的定義;Vygotsky〈1967〉的概念近似於Piaget,認為此時遊戲是一個機轉,將思想融化為己,又透過表徵性遊戲將意義和實體分離。 Fein〈1981 〉定義假裝性遊戲是一種模擬的、非事實的活動。Leslie〈1987〉主張假裝性遊戲需具備下列三大條件之一;1、物品取代〈例如用香蕉代替電話〉;2、表現出不存在或錯誤的性質〈例如假裝一張濕桌子是乾的〉;3、想像物品如同存在一般〈例如假裝空杯子內裝滿茶水〉。
大致而言,一個成熟的表徵性遊戲應包含下列三種能力;1、對待無生命物〈如娃娃〉如同它有生命、能活動一般;2、用一物代替另一物的轉換能力;3、經由語文或姿勢創造全然想像的情境〈Wolfberg & Schular,1992 〉 。
社會戲劇性遊戲〈sociodramatic play〉是表徵性遊戲成熟、精進的一種表現,約出現在3歲至4歲半的幼兒〈 Feia,1981 〉,需要更精熟的假裝能力及更複雜的、彈性的語言技巧〈McCune-Nicholich,1981〉,也需要和同儕共同分享一個社會劇的架構,一起持續鋪陳一個故事〈Bretherton,1984〉。
本文出自: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306022003946
留言列表